頻繁沖擊4萬元關口
2010年11月18日,滬膠1105合約創下當時膠價最高紀錄38920元,比2008年年底滬膠探出的8650元底部價格上漲了3.5倍。2011年1月12日,上海天然橡膠期貨主力1105合約報收于38365元,逼近歷史最高點。1月19日,39980元的價格再度刷新了歷史高度。
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鋒告訴記者,膠價已經瘋狂!2010年7月底,天然膠價格還不超過3000美元,去年10月就沖上了5500美元,現在價格始終徘徊在5000美元以上,并數度沖擊新高。
去年10月中旬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鄧雅俐還在感嘆天然橡膠的價格已經是歷史最高水平,步入了3萬元時代。短短3個月之后,再次接受采訪時,她直言3萬元時代行將成為過去式,目前天然橡膠價格已經逼近4萬元關口。自2010年10月份以來,天然橡膠的價格背已經嚴重離價值,國內輪胎企業因無法消化直線上升的生產成本,而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境地。
自給率一跌再跌
國家海關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進口天然膠186萬噸(含乳膠,不含復合膠),同比增加8.8%。海關已公布的詳細數據顯示,2010年1~11月我國進口天然膠(不含乳膠)146.88萬噸,進口復合膠91.02萬噸,即進口天然膠總量已達237萬噸,與2009年我國進口天然膠與復合膠的總量244萬噸基本相當。雖然我國2010年天然膠總產量的官方數據還未公布,但業界一致認為,最多不會超過70萬噸。
據了解,1998年以來,我國天然膠的自給率呈現逐年降低的趨勢。2005年首次跌破國際公認的30%自給率的安全保障線,此后多年自給率還在一路走低,2007年跌至25%,2009年跌至22%,2010年恐跌至20%。
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告訴記者,2010年國內天然膠消耗量超過300萬噸,中國天然膠消耗量已經占全球天然膠總消耗量的1/3,而國內產量只有66萬~69萬噸。為摸清到底國內天然膠有多大增產潛力,他不久前剛剛去海南和云南進行了實地考察,發現海南已經沒有空地可供天然膠種植,云南將砍伐原始森林種植天然膠的行為列入刑事案件的范疇,他對國內天然膠產量增加已經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
高關稅失去保護意義
天然膠價格不斷攀升,屢創歷史最高點,用高關稅保護膠農利益的初衷已經失去了支撐點。甚至有部分業界人士直呼高關稅政策是用一種落后的政策保護另一種落后的政策。
據上海雙錢集團總經理岳春辰介紹,當初國家確定20%的天然膠進口關稅,是為了保護天然膠這一戰略物資在國內的發展和膠農的利益。過去受進口天然膠影響,國產天然膠并不好賣。但現在國產天然膠已經從賣不出去變為不愁賣,甚至搶著買了,天然膠產業不保護就無法生存的基礎已經不復存在。
沈金榮說,其實天然膠種植的效益很可觀,泰國天然膠協會主席告訴他天然膠只要售價在1萬元以上,就不會虧本,天然膠幾乎是經濟效益最好的熱帶作物。西雙版納的膠農已經住上了三層大瓦房,可現在國內輪胎企業的老總卻都要瘋了。
由于關稅問題,雖然我國天然膠進口量直線上升,但一般貿易進口量所占比例卻不到10%,一般貿易形式進口的天然膠比例還在逐年下降。輪胎企業普遍表示,使用零關稅的進口復合膠是不得已而為之,但復合膠質量參差不齊,并不受歡迎。若能取消天然膠一般貿易進口關稅,他們會義無反顧地使用一般貿易進口天然膠。
輪胎企業表示,雖然多次上調輪胎價格,但仍無法抵消原材料漲價導致的成本劇增。現在這種畸形的膠價,真正受益的多是國外的集團或公司,苦的卻是國內輪胎等橡膠加工企業,甚至整個產業鏈的利潤都讓外國人拿走了。
縱觀國外不生產天然膠或天然膠資源短缺國家的做法,都鼓勵本國橡膠企業充分利用國外天然膠資源發展,不征收或只征收象征性關稅。就連2009年前一直是天然膠凈出口國的印度都宣布,為抑制不斷上漲的天然膠價格,2010年12月23日至2011年3月31日將天然橡膠進口關稅稅率從20%降至7.5%。
范仁德和所有接受采訪的輪胎企業負責人都表示,在天然膠價格已經達到歷史最高的時候,取消天然膠進口關稅,不僅不會影響國內天然膠產業的發展,反而會有助于輪胎行業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力。取消天然膠關稅宜早不宜遲,當天然膠價格重回低位后再重新征收關稅,否則輪胎產業一旦崩盤,后果不堪設想。